什么是“手汗症”
“手汗症”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症状。 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例如紧张、兴奋、压力或高温天气造成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手汗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发生,在年轻人中相当常见,许多手掌多汗患者都有家族史,但并非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
一般来说,多汗症并非疾病,只是交感神经过度亢奋而出汗过多,但此症状往往造成学习、工作或社交的困扰。有多汗倾向的人手掌大多时候都是湿答答的,常造成脱皮,严重时甚至出现湿疹皮肤炎等症状。多汗症的病人常合并有手及脚出汗的现象。
“手汗症”的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广安门医院采用免管“胸腔镜超微创胸交感神经离断术”与中医疗法相结合,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1.多汗症的临床表现
多汗症常有颜面潮红的常见表现。无论炎夏酷暑,还是天寒地冻,手掌、足底及腋下总是多汗、湿冷,有时还呈滴珠状出汗,情绪紧张时更为严重。常常在写字时把纸张洇湿,打字时把键盘滴湿,更不敢与别人握手。“头汗症”“颜面潮红”的患者在紧张激动时、运动时、谈论敏感话题时,有时会莫明出现满头大汗,满脸涨红发热。
这些症状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多汗和/或脸红使患者每日处在无奈、焦躁或恐慌之中,给患者的工作、社交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信心,造成巨大心理压力。
2.“手汗症”的病因
手汗多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系统性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抗性,糖尿病,肥胖易导致;其次是中枢系统的一些疾病导致;此外,控制手汗的交感神经的功能抗性也可引起手汗增多。
3.“手汗症”的分级
临床上,将手汗症病变程度由轻到重分成三级:
- 轻度 手掌潮湿;
- 中度 手掌出汗时湿透一条手帕;
- 重度 手掌出汗时呈滴珠状。
重度患者术前手部出汗情况
4.“手汗症”的特点
- 青少年发病,家族史
- 多汗为双侧对称,
- 诱发因素为情感、运动、高温等;
- 同时在睡眠时不出汗,则大多考虑为多汗症,需及时就医。
5.“手汗症”的检查
- 血常规检查(为明确机体里感染情况);
- 胸片(结核分析);
- T3、T4(为明显甲状腺功能指标);
- 血糖(糖尿病判定)。
6.“手汗症”的治疗
手汗症的治疗有分内科及外科两种治疗方式。
内科药物治疗方面使用的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常会有口乾舌燥或肠胃障碍等副作用发生。而局部涂抹的药剂也因时效有限,需要时常补抹,有其局限性。
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进行治疗。交感神经位于胸椎的第二及第三节,只要将其切断,就能达到手部不流汗的目的。传统的手术方式采取大切口的切除方式,从背部中央开口,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另外也有可能造成气胸(肺部漏气使得肺部无法呼吸,是一种有生命危险的后遗症)。
7.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
目前我院在“手汗症”治疗中采取中医药+针灸复合麻醉+免管(无需气管插管,无需尿管,无需深静脉置管,无需胸腔引流管等)“胸腔镜超微创胸交感神经离断术”的治疗方式。
针灸复合麻醉下,仅需在每侧腋下切1个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切口,不开胸,即可完成手术。其切口微小、痛苦小、瘢痕小不影响美观(尤其适合年轻的女性患者)。一般术后1天即可出院,患者术后症状立刻消失,全程给予中医药辅助治疗,治愈率达95~99%。心理研究发现,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显著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