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2-3个月会尿一次床,是遗尿症吗?
小儿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在睡眠中无意识地排尿,每周至少发生2次,持续3个月以上。仅有夜间遗尿而无合并其他下尿路症状。
我的孩子为啥尿床呢,相关因素
1.遗传
如果父母一方曾是遗尿患者,孩子有1/2的几率患病,如果父母双方都曾是遗尿患者,那他们的孩子则有3/4的几率患病。
2. 排尿训练不当
孩子小时候长期戴尿布、穿纸尿裤,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容易发生夜间遗尿。
3. 膀胱功能障碍
- 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小。因膀胱功能不稳定,储存不了整晚的尿液;
- 敏感性膀胱(对储尿的敏感性高)。膀胱长期处于收缩状态,一有尿马上就尿,常常白天或睡前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
4.唤醒障碍
遗尿孩子的膀胱充盈和收缩感知功能不全以及过劳致使睡眠过深,导致唤醒障碍,不能接受膀胱的尿意而觉醒,这类孩子唤醒以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的,对尿床的经过完全没有记忆。
5.隐性脊柱裂
隐性脊柱裂是遗尿儿童特有的发育异常表现之一,主要是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所引起的。
警惕误区:尿床很正常不用治疗,遗尿症只有很少一部分儿童可以自愈,长期尿床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会持续至成年。
中医对小儿遗尿的认识
遗尿的发病机制虽主要在膀胱失于约束,然与肺、脾、肾功能失调,以及三焦气化失司都有关系。
肾气不固是遗尿的主要病因,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如早产、双胎、胎怯等,使元气失充,肾阳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尿液,而为遗尿。
脾肺气虚素体虚弱,屡患咳喘泻利,或大病之后,脾肺俱虚。脾虚运化失职,不能转输精微,肺虚治节不行,通调水道失职,三焦气化失司,则膀胱失约,津液不藏,而成遗尿。若脾虚失养,心气不足,或痰浊内蕴,困蒙心神,亦可使小儿夜间困寐不醒而遗尿。
肝经湿热平素性情急躁,所欲不遂,肝经郁热,或肥胖痰湿之体,肝经湿热蕴结,疏泄失常,且肝之经络环阴器,肝失疏泄,影响三焦水道的正常通利,湿热迫注膀胱而致遗尿。
小儿遗尿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具有独特优势,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根据患儿虚损脏腑不同,开具不同中药处方,除中药口服外,临床还常予小儿推拿、针刺、艾灸、穴位贴敷、外用泡脚等外治疗法,且常予内外治法联合使用,疗效更加突出。但需要患儿及家长的坚持与配合,疗效可期。
小儿遗尿日常调护
1.作息饮食调节
患儿白天正常饮水,避免含咖啡因,茶碱的食物或饮料;晚餐宜早,且清淡、少盐少油,睡前2小时避免大量饮水。
2.行为治疗
养成白天规律排尿,临睡前避免过度兴奋;睡前小便,排空膀胱的生活习惯。
3.觉醒训练
这一点并不是家长每晚定闹钟将孩子抱起来小便,而是让孩子在感知膀胱充盈至即将排尿时,将孩子从睡眠中完全唤醒至清醒状态下排尿,一般配合警铃疗法同时进行。
4.心理治疗
遗尿不是孩子的错,避免指责患儿,要鼓励其正常学习和生活,树立信心,减轻心理负担,积极治疗。
5.穴位按揉与泡脚
可按揉关元穴位(位于人体下腹部,脐下三寸),睡前泡脚方式温经络,补肾固膀胱。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