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中青年高血压病的防治策略与常见问题”健康大课堂
时间:2025-04-24
       本期健康大课堂由我院心血管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张振鹏作题为《中青年高血压病的防治策略与常见问题》线上讲座,为您讲解中青年高血压疾病的病理诊断与防治方略。


中青年的定义

根据我们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专家共识认为,中青年发病人群是指18岁至65岁患者。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终生风险更高

中青年高血压(小于65岁)常隐匿存在,不易被发现,其“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均低于老年。

因为预期寿命更长,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长期(>10年)和终生风险更高

超过70%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2项。

心肌梗死是在中青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是脑卒中的5倍

中青年高血压的六大临床特征

1. 症状不典型:建议坚持体检

2. 轻度高血压居多:多为1级高血压

3. 以舒张压升高为主:比例远高于老年患者

4. 合并症状:肥胖及代谢异常比例高

5. 治疗依从性较差:漏服药物率高

6. 家庭自测血压比例低

中青年血压诊断评估:测量应综合考虑诊室与家庭血压

准确测量血压,是诊断中青年高血压的前提和基础。诊室血压测量依然是当前高血压诊断的“基本标准”。

除传统的诊室血压测量外,动态血压监测(ABPM)或家庭血压监测(HBPM) 等诊室外血压测量,可作为高血压诊断的重要参考。

建议有条件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以排除隐蔽性等高血压。

中青年高血压治疗:五项基本原则

1.早期干预

2.改善生活方式:“5510半半原则”

3.药物治疗 :2级高血压或高危患者

4.达标管理

5.综合干预危险因素(降压、降糖、降脂、降重、抗栓)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

1. 辨证论治

2. 经典明方

3. 现代药理作用

4.非药物疗法

5.养生调摄

总结

中青年性高血压,潜在风险比较大。肥胖紧张睡眠差,交感RAS升血压。评估血压与风险,继发病因细排查。改善生活是基础,足量RASI获益大。恬淡虚无真气守,身康体健最无价。

上一条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