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湿热证发生的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健康大课堂
时间:2025-05-20

       本期健康大课堂由我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王淑丽作题为《湿热证发生的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线上讲座,为您介绍湿热证发生的机理、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应对湿热证的养生攻略。

一、湿热证是怎么形成的

外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

内湿: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湿自内生。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及输布津液功能减退或障碍,从而导致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化生水湿痰浊。

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相为表里。

内湿的形成:脾阳气不足,痰湿过盛;好食肥、甘、厚、腻之物,困阻脾胃;光脚踩地,睡卧湿地、久居空调房和湿热环境。

二、湿热病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邪

(1)湿性重浊

湿邪犯表,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身不扬;

湿滞经络,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

湿注下焦,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

(2)湿性粘滞

症状多粘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

病程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3)湿为阴邪

湿邪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无能,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

2.火热邪

(1)火性上炎:多见上部,头昏沉,头痛、失眠。

(2)伤津:伤津耗液,出现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燥结等。

(3)动血:可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等。

(4)生风:可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出现痉厥、抽搐、颈项强直等。

三、湿热证对人体的影响

1.热极动风、阴虚风动

脑血管病、头痛、高血压、过敏性鼻炎和皮炎。

2.脾胃阳虚、脾虚湿困

脾胃病、胆石症、各种囊肿、失眠、健忘、痴呆、免疫功能下降、感冒。

3.痰湿内蕴、脾肾津亏

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多汗症。

4.湿热内蕴、血虚生燥

湿疹、皮癣、脚气等皮肤病,关节炎、阴道炎、泌尿系感染。

四、如何养生应对湿热证

1.健脾祛湿

薏苡仁:预防和治疗瘴气 ,健脾祛湿,作为清热燥湿的要药。

2.温中补阳

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建议可服用醋泡姜。

3.养阴生津:

石斛、鲜芦根、生地黄、玉竹、麦冬清热养阴,又能生津止渴,防止伤津耗气。

4、香薰、香佩法 :

香薰:艾叶熏蒸,或者艾灸,其香气可以除却秽浊之气,治疗溃疡、湿疹等湿热的病证。

香囊:以藿香、佩兰、艾叶、薄荷等捣碎装香囊悬挂室内或者佩戴于身,可除秽避浊气。

上一条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