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风湿病学科建设迎来里程碑时刻。在岐黄学者、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姜泉的深度引领下,一场贯通学术传承、惠民服务与学科创新的系统工程全面启动,为齐鲁大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传承启新篇:工作室揭牌与薪火相传
2024年12月21日,岐黄学者姜泉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暨传承人拜师仪式在济南医院隆重举行。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姜泉教授在致辞中深情回溯与济南市中医医院的渊源,她强调:“中医药事业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我们既要坚守仁心仁术的济世初心,更要以热爱之情激活中医经典的时代价值。”
揭牌仪式后,2名青年骨干行传统拜师礼,正式成为姜泉教授学术继承人。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济南分院在“名医-学科-人才”三维联动模式上迈出关键一步,为风湿病专科人才梯队建设奠定根基。
二、仁心惠民生:国家级专家团泉城义诊
同日,姜泉教授率领广安门医院中医“国家队”开展大型惠民义诊。专家团阵容强大,涵盖风湿病领域五大核心力量:除姜泉教授外,还包括何夏秀、葛琳、焦娟等主任医师,以及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院长刘宏潇。
义诊现场,专家们为数百名泉城百姓提供了从早期筛查到康复管理的一体化服务,尤其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高致残性疾病开展精细化诊疗。此举不仅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诊疗服务,更通过病例示教提升了济南医院风湿科的实战能力。
三、学科明方向:四代传承经验赋能新发展
姜泉教授在当日的“岐黄学者学科建设与发展培训会”上作《四代传承,融汇创新—风湿病学科建设》专题讲座。她以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40余年发展经验为蓝本,提出三大建设路径:
聚焦优势病种攻关:挖掘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种的中医诊疗特色,形成稳定研究方向。
深化“多靶调衡”机制研究:通过现代科技阐释清热活血法等中医疗法的免疫调节机制。
构建青年人才成长链:建立“临床-科研双导师制”,孵化创新型青年团队。
这一体系为济南医院学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广安门范式”。
四、纵深促融合:顶层设计擘画多学科蓝图
2025年7月8日,姜泉教授再赴济南医院医学中心院区开展学科发展深度指导。在“岐黄学者学科建设与发展座谈会”上,她提出五项战略要求:
一是强化梯队建设:以风湿科为枢纽,带动针灸、康复等多学科协同发展;二是打造差异化优势:挖掘“一院三区”特色,形成错位发展格局;三是坚守中医本体思维:在优势病种诊疗中突出整体观与平衡观;四是双轨培育学科带头人:外部引进与院内选拔并重,建设可持续人才池;五是建立多学科联合体:打破学科壁垒,构建风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该框架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入快车道。
五、传承创新并举:泉城风湿学科开启新程
随着我院姜泉教授团队与济南医院的深度绑定,一套“传承-临床-科研-人才”四维驱动的发展体系已然成型。从岐黄学者工作室的学术根基,到国家级义诊的惠民实践,再到学科建设蓝图的科学规划,广安门医院“中医国家队”的优质资源正全方位注入齐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