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由我院牵头的“老年糖尿病多代谢紊乱中医药循证临床及相关机制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会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由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办,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与会嘉宾包括来自全国10余家顶尖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相关领域中西医专家、科研与财务人员、研究代表。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中医药科研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老年糖尿病防治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迈入新阶段。
中医药破解老年糖尿病
“七高”“两弱”治疗困境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老年糖尿病多代谢紊乱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人口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亟待深入挖掘,然而目前尚缺乏高水平的循证依据,亟需通过大型队列研究、多中心、双盲的RCT研究等阐明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解读其作用原理,为老年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有效策略。
“老年糖尿病多代谢紊乱中医药循证临床及相关机制研究项目”研究聚焦重大疾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应对等关键问题,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七高(高龄、高体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液粘稠度)、两弱(体质虚弱、认知功能减弱)的临床特点,积极探索中医药在老年糖尿病多代谢紊乱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其整体调节、多靶点干预的特点,以实现对老年糖尿病复杂病理网络的全面干预。同时,加强科技攻关,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医药在老年糖尿病多代谢紊乱防治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加速健康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从而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领导致辞
广安门医院院长李杰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在健康领域有着重要地位。此次项目肩负攻克疾病、应对老龄化的重任,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希望各参与单位密切协作,共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广安门医院院长李杰视频致辞
项目子课题组长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郭翔宇表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将全力支持项目的顺利开展,并与各参与单位紧密协作,共同深入探索中医药在老年糖尿病防治领域的科学价值,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防治体系贡献力量。
项目子课题组长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郭翔宇致辞
与会领导共同为项目启动
专题汇报
研讨环节,项目负责人、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青首先作项目情况介绍,“老年糖尿病多代谢紊乱中医药循证临床及相关机制研究项目”聚焦老年糖尿病多代谢紊乱的临床特点,旨在构建中医药防治老年慢病创新体系,攻坚多代谢紊乱这一医学难题。项目将开展多中心、前瞻性、双盲的临床研究,建立老年糖尿病专病数据库;同时,将通过代谢组学等方法,从糖脂代谢调节、血管功能保护等角度,探索中医药治疗老年糖尿病,改善泛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目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标志着我国在中医药防治老年慢病领域迈出关键步伐。
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倪青介绍项目相关情况
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赵林华围绕“老年糖尿病中医药防治进展”进行专题学术报告。在全球老龄化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老年糖尿病人群存在的代谢共病、血管共病、以及其他认知功能障碍等临床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与健康。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老年糖尿病研究的前沿动态,深度融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医药循证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向,为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体现。
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赵林华作学术报告
在课题方案讨论环节,6个课题负责人、骨干就研究设计、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依次进行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围绕临床研究设计、危险因素控制、药物用法用量、数据整合分析和成果转化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为优化研究方案积极建言献策。广安门医院科研处、财务处相关负责人对项目项目管理、经费进行说明。
同心共绘老年糖尿病综合管理蓝图
项目负责人倪青在总结中向各参与单位及人员的付出表示感谢。希望各单位共擎理想旗帜,秉持同筑科研方舟、同聚研能、同符合契、同心同德、同架学科虹桥、同甘共苦等“六同精神”为核心发展理念,不仅致力于产出“中国证据”,更要形成可推广的老年代谢病防控方案,引领中医药科研范式创新,共容学术多元,力争产出高质量成果,丰富中医药防治老年糖尿病的科学内涵,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糖尿病中医防治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全球老龄化挑战贡献东方智慧,构建老年健康的中国模式。
此次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在中医药防治老年糖尿病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会议围绕重大疾病防控与人口老龄化应对等国家战略需求,设立多个子课题以形成覆盖老年糖尿病多代谢紊乱全链条的科研攻关布局。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