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突然出现一些不痛不痒的红点、紫斑?很多人可能觉得只是磕碰的小瘀青,不太在意。但在医学上,这被称为“紫癜”,它远非简单的皮肤问题,而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有些甚至可能累及内脏器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常见的皮肤症状——紫癜。
1.认识紫癜 皮肤上的“信号灯”
紫癜是由血管内红细胞外渗于皮肤或黏膜下,导致其颜色改变。引起紫癜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血管系统病变和凝血障碍。其形态多样,常见的有:
- 小红点(瘀点): 直径1-2毫米,按压不褪色。
- 紫斑/青肿(瘀斑): 直径大于1厘米,按压不褪色。
- 血肿: 范围更大的出血,摸起来有波动感。
- 紫癜样皮疹: 成片的红紫色斑疹或丘疹,与皮肤平齐或稍隆起。
2.过敏性紫癜
什么是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又称为IgA免疫复合物血管炎,中医称为“紫癜”、“紫斑”、“血证”。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诱因,食物、药物、虫咬等亦可诱发。
典型症状:不只是皮肤瘀青
- 皮肤紫癜:双下肢、臀部对称出现按压不褪色的瘀点、瘀斑,可能融合成片,受压部位(如穿袜子处)更严重。
- 胃肠道症状:脐周或下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便血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肠套叠、肠穿孔。
- 关节症状:膝、踝关节肿痛最常见,甚至可发展成为关节炎,少数可有关节积液。
- 肾脏损害(密切关注!):儿童多见,出现血尿、蛋白尿。少数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功能异常。
治疗策略
轻症患者
- 去除诱因,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口服复方芦丁片、钙剂、维生素C及抗组胺药。
重症患者
- 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症状严重时需要住院治疗;
- 勿自行用药,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需根据个体辨证施治。广安门皮肤科继承朱仁康教授的治疗经验,急性期(实证为主)常以清热凉血、消斑解毒为主,如消斑青黛饮;缓解期(虚证为主)则侧重健脾补肾、益气摄血,如归脾汤、黄土汤。
3.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是什么?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中医称为“紫癜”、“血疮”、“血疳”、“血骚”等。这是一组主要发生在小腿、以瘀点和褐色色素沉着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重力、下肢静脉压力高、药物、食物添加剂、运动、外伤或某些全身性疾病相关。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的主要类型
-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小腿对称性分布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红色瘀点,如撒在皮肤表面的辣椒粉,消退后会留下棕褐色斑。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双侧小腿对称性出现红色环状斑,边缘毛细血管扩张明显,中央色素沉着。
-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病:铁锈色、苔藓样(粗糙)的小丘疹,融合成斑块,常伴有瘙痒。
治疗策略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休息时抬高腿,穿弹力袜;
- 局部皮疹可涂抹激素药膏;
- 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芦丁片,瘙痒明显可用抗组胺药;
- 严重或顽固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光疗(PUVA)、环孢素、羟苯磺酸钙等,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治疗;
- 广安门医院皮肤科特色治疗:中医需结合疾病类型和个人体质治疗,我院皮肤科多采用清热凉血、养血润燥、活血化瘀类的药物或方剂(如含紫草、丹皮、赤芍等)治疗本病,同时注重炭类药物的使用。
4.还有哪些其他的“紫癜病”呢?
除以上两种常见的“紫癜病”,皮肤科中还有许多疾病与紫癜相关,需要仔细鉴别:
疾病名称
临床特点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极其危险!皮肤黏膜广泛出血(瘀点瘀斑、鼻衄、牙龈出血、尿血、便血、颅内出血风险高!)+ 严重贫血 + 发热 + 神经症状(头痛、意识模糊、抽搐等)+ 肾功能损害。需紧急就医!
淤积性紫癜
小腿静脉周围出现紫癜,融合成片,伴色素沉着、湿疹、水肿甚至溃疡。
老年性紫癜
老年人(尤其女性)手背、前臂等暴露易受伤部位多见。暗紫色瘀斑,形状不规则,易留色素沉着,皮肤薄脆易破。
重要提醒:皮肤紫癜是警报灯!
- 不只是皮肤问题:紫癜往往是身体内部问题的外在表现,特别是当伴随腹痛、关节痛、血尿、便血、发热、神经症状时,提示可能累及内脏,绝不能轻视。
- 及时就医是关键: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紫癜,务必及时到皮肤科或内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5.预防小贴士
- 通用原则:注意休息、规律作息、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 过敏性紫癜:应积极预防感冒、寻找并避免可疑过敏原,注意防护。
-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避免过度搔抓、劳累和长时间站立,休息时抬高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