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6日是“中国痤疮周”,今年的主题为“全程战痘,科学愈肤,聚焦痤疮后遗症防治”。为增进公众对痤疮的科学认识,提升大众皮肤健康素养,我院皮肤科推出4篇系列科普,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多角度讲解痤疮的成因、治疗与护理知识,帮您科学应对皮肤问题。今天为您带来“青春战“痘”——青春期痤疮全攻略!”
痤疮——它既是“青春的印记”,更是“青春的烦恼”。数据显示,我国超过85%的青少年正经历不同程度的痤疮困扰,这不仅关乎容貌,更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和社交自信。
解密痘痘的“诞生”:中西医视角大不同
西医视角:一场毛孔内的“完美风暴”
进入青春期,体内激素水平上升,尤其是雄激素活跃,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为痤疮埋下伏笔。接着,角质细胞异常脱落堵塞毛孔,形成微粉刺——风暴就此点燃。皮肤常驻菌“痤疮丙酸杆菌”在油腻环境中会大量繁殖,释放刺激物引发炎症,最终形成红肿脓包,一颗痘痘就这样“诞生”了。
中医视角:身体内部的“失调信号”
中医认为,皮肤是内脏的镜子。青春期痤疮多与肺、胃功能失调相关。《黄帝内经》提到,女子二七(14岁)、男子二八(16岁)时肾气充盛,若体质偏热,或饮食不节(嗜甜腻、奶制品),易导致肺胃蕴热或脾胃湿热,循经上蒸发于面部。
常见中医证型痤疮的临床特点:
- 肺经风热型:
- 痘痘颜色淡红或鲜红;
- 多为黑头、白头,或小脓疱;
- 好发于额头、鼻翼两侧。
- 脾胃湿热型:
- 痘痘红肿,或有肿痛脓疱;
- 皮肤油腻;
- 好发于T区及面颊。
战术攻略——中西医结合“组合拳”
先来自测下严重程度:↓↓↓
1.以粉刺为主,零星小红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轻度
2. 中度:口服抗生素+外用过氧化苯甲酰/维甲酸等,可联合红蓝光、化学焕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中度
3.通常采用联合治疗,口服药+光动力治疗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重度
一、 西医治疗:
1. 轻度:外用维甲酸、水杨酸类药物,可配合果酸焕肤。
2. 中度:口服抗生素+外用过氧化苯甲酰/维甲酸等,可联合红蓝光、化学焕肤。
3. 重度:通常采用联合治疗,口服药+光动力治疗等。
(服药均为处方药,需医生指导使用。)
二、 中医内调:
1. 肺经风热证,如同体内燃起一把小火,需“清风散热”,宜疏风宣肺清热,治疗可选用古方枇杷清肺饮加减。
2. 脾胃湿热证,提示身体内“湿热垃圾”需要清理了,宜清热利湿解毒,治疗可选用古方茵陈蒿汤和平胃散加减。
三、 我院特色外治——中药面膜“消痤散”
中药面膜可以通过药物直接接触面部肌肤,使药物有效成分经皮肤直接吸收,直达病所,发挥疗效。我院特色自制外用药“消痤散”,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疗效。
使用步骤:清洁面部,取适量消痤散粉末,用清水或绿茶水调成均匀的糊状,避开眼周,遮盖住长痘的区域,保持10分钟左右,洗净即可。
家长宝典——如何做孩子的“神助攻”
一、 误区:“青春痘不是病,长大自然好”
这个观念可能要更新了。青春期痤疮确实普遍,但不等于“正常”到可以忽视。轻度痘痘可能像皮肤上的“小火苗”,偶尔自己毁灭;但中重度炎症性痘痘,已经是“燎原之火”了。放任炎症发展,会留下持久不退的痘印,甚至造成永久性的痘坑和痘疤,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 行动指南:
1. 多理解,少指责,与孩子共同应对;
2. 不轻信偏方,遵从专业医生建议;
3. 尽早带孩子就诊,坚持规范治疗;
4. 提供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支持。
家长的科学观念和及时有效的行动,是守护孩子颜面和信心最关键的一环。
日常护肤——“三要三不要”
要坚持
1. 温和清洁:选用氨基酸洁面产品;
2. 基础保湿:即使油皮也需保湿;
3. 严格防晒:预防炎症加重和色沉。
要避免
1. 频繁使用撕拉面膜、磨砂膏;
2. 厚重油腻的护肤品和化妆品;
用手频繁摸脸,挤痘。
答疑解惑:常见误区一句说清
01
“痘痘挤掉好得快”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错误!挤压痘痘会使炎症向深部扩散,加重感染,更易留印留疤。
02
“脸越油越要多洗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错误!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外油内干”,痘痘加重。
03
“看医生一次没效果就放弃”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错误!痤疮治疗通常需要3-6个月,坚持才能见效。
治疗青春期痤疮需要耐心和科学的方法,没有一劳永逸的神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中西智慧,你完全有能力赢得这场战“痘”的胜利。
广安门医院皮肤科
痤疮专题门诊介绍
- 服务对象:各类痤疮患者。
- 检查方法:皮肤镜,毛囊虫、真菌免疫荧光图片分析,必要时完善激素水平、过敏原等。
- 特色疗法:中药汤剂口服、中药面膜治疗、中医针刺、放血拔罐、红蓝光、化学焕肤术、微针及光电治疗。
- 出诊医生:郭润 主治医师。
-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 挂号方式:广安门医院APP、公众号、小程序或114预约平台,挂“痤疮专题号”,医师服务费:50元(同普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