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国内群体患病率在6%~20%,全球患病率在10%~13%之间。其病因不明,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性大。该病不仅会导致月经紊乱、不孕等,远期患上子宫内膜癌、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等疾病的风险会升高。因此,应重视本病并予以长期管理。
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月经“不听话”:要么很久才来一次(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要么干脆不来,或者沥沥拉拉不干净。这主要是因为卵巢不规律排卵或者不排卵,还会导致受孕困难。
(2)“雄激素”有点高:部分PCOS患者雄激素(如睾酮)偏高,这就带来一些麻烦,不仅影响卵泡发育,还会影响形象,比如脸上、前胸及后背痘痘不断,阴毛浓密,上唇、下巴毛发增多,或乳晕周围有黑粗长毛等。
(3)卵巢“泡泡”多:做B超检查时,可能会看到一边或两边的卵巢里挤满了许多小小的卵泡,数量常常≥12个,或者卵巢体积变大了。但是注意哦,B超提示卵巢多囊样改变并不等同于PCOS,很多正常的女性也有这种表现。
(4)代谢有点乱:身体可能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喝糖水实验(糖耐量实验)提示胰岛素分泌增多。过多的胰岛素会表现为腹部脂肪堆积,容易长胖,有的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以及乳房下方可以看到灰棕色色素沉着。此外,过多的胰岛素还会刺激卵巢分泌更多的雄激素,造成恶性循环,长期以往,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2.PCOS应该做哪些化验检查呢?
(1)女性激素:需在月经期间第2-4天抽血化验,部分患者表现为雄激素升高,或促黄体生成素升高,少数患者泌乳素也会升高。
(2)B超:在月经周期第5-7天检查,常提示卵巢多囊样改变。
(3)抗缪勒管激素(AMH):月经任何时期均可抽血化验,能够反应卵巢的储备功能,因PCOS患者小卵泡多,AMH常高于参考值上限。
(4)糖耐量实验:在抽血前1天22:00后停止进食,当天早上8点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然后在5min之内把250~300ml含有75克葡萄糖的糖水喝完,并在开始喝第一口水时开始计时,在60min、120min分别采集静脉血样。
(5)生化:主要包括肝功能、血脂、尿酸,空腹抽血即可,PCOS合并肥胖者多表现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酸等指标异常。
(6)肾上腺激素:确诊PCOS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例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因此应进行肾上腺激素检测,化验指标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17-羟孕酮、皮质醇(COR)等。
(7)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均能影响排卵,因此应定期检测甲功。
3.如何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
(1)调整生活方式:健康饮食,运动起来,控制体重(哪怕减掉5%~10%体重都有大帮助)。
(2)药物治疗:无生育要求者主要采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孕激素、二甲双胍等,可以调理月经、改善痤疮、多毛以及代谢问题;有生育要求者采用促排卵药物(来曲唑、克罗米芬、促性腺激素等),能恢复排卵,促进怀孕。
(3)试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合并不孕的患者,同时有输卵管因素、男方因素、其他不孕因素等,可考虑试管,并到生殖科咨询。
(4)远期管理:PCOS患者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焦虑抑郁等疾病的风险增加,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并联合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心理科等专科综合管理。
4.中医治疗PCOS有哪些优势?
中医强调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不仅仅关注指标异常,更是从体质入手,帮助身体找回内在平衡,恢复自发排卵。且中医疗法多样,可供不同患者选择。
(1)中药口服
中药口服是中医治疗PCOS的主要方法,多从调肝、健脾、补肾入手,通过中药个体化治疗,在改善痤疮、促进卵泡发育、调节月经的同时,雄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胰岛素等指标也可恢复正常。中药口服能够兼顾内在体质与外在表现,实现对PCOS的全方位诊疗,且极少出现不良反应。
(2)针灸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调节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增加子宫内膜血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升胚胎着床率,不仅能“调经促排”,更能“调体助孕”,尤其适合长期管理、备孕及药物不耐受人群。
(3)艾灸
现代女性过食冷饮、过度吹空调,或着衣单薄,极易感受寒气。艾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温热刺激,能够温通经络、散除寒气,对于合并手脚凉、胃怕凉、小腹凉、腰臀凉等PCOS患者疗效显著。
(4)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一种将羊肠线埋入穴位的方法,通过持续刺激穴位,可调节PCOS代谢紊乱,减轻体重,尤其适用于PCOS合并肥胖患者。
(5)耳穴压丸
耳朵穴位与身体各部位对应,刺激特定耳穴可调节经络气血,影响脏腑功能,尤其适用于PCOS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