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大暑:阳盛暑意浓,荣华万物成
时间:2023-07-23

“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物候有三

大暑,每年的正中伏前后,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其暑热程度比小暑更甚,故名曰大暑。“暑”也同“属”,以为归属,大暑之时也是春夏已成,开始向秋过度的时间,

一候,“腐草化为萤”。萤,指萤火虫。萤火虫往往在腐败的枯草上产卵,大暑时节,卵化而出,古人便认为是腐草变成了萤火虫。

二候,“土润溽暑”。溽(rù),盛夏酷热,土壤潮湿高温。在大暑时节,可以把杂草除掉、晒干,烧成灰,灌到田里,成为增加土地肥力的最好举措。

三候,“大雨时行”。大雨,指暴雨、雷阵雨等。意思是,狂风暴雨等时常来临。因此大暑节气前后热重湿重,可能会常感受到潮湿闷热。

情志起居

大暑时节,天气闷热,晚上开空调睡觉,风寒邪气容易趁虚而入,是不可取的。气温炎热,容易情绪急躁,要注意及时调节情绪。由于大暑时节多湿热,我们可以尽量保持衣物干爽,空调可以选择开除湿模式。

大暑注意防中暑,中暑分阳暑和阴暑。阳暑是由于高温酷热造成;阴暑则是由于在暑天里过分贪凉避热,风寒湿邪气侵入造成。都市生活的人们阴暑情况较多,应注意避免,可使用藿香正气水来治疗。

药食同源

“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时饮粟米温汤、豆蔻熟水最好。”——《千金食治》

伏天里食物养生有两大要点:健脾祛湿温中散寒。对于大暑时期胃口变差的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先,天地之气主要弥漫着湿热之气,容易伤及脾胃,食用一些健脾除湿的药物有助于帮助运化湿气。

另外,大暑期间的厌食症状,多与脾胃受寒有关,人们会常常吃冷饮、喝冰水,或吹空调,这就是寒的来由,导致脾胃的机能失调,因此食养的另一原则就是温中散寒,“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这一原理,应用姜的温中散寒的功效。

★大暑时节推荐饮食 ★

生姜红枣粥

【食材】生姜15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

【制法】将生姜洗净去皮、切成姜丝,红枣洗净去核,粳米淘洗干净;然后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烧开,放入姜丝、红枣,小火熬煮成粥。

★大暑时节推荐饮食 ★

荷叶扁豆粳米粥

【食材】鲜荷叶10克、白扁豆30克、粳米100克,取扁豆、粳米适量。

【制法】煮粥,粥成,纳入丝状鲜荷叶,5~10分钟后成粥。

【功用】健脾化湿、消暑止渴。亦可加入绿豆、莲子、芦根、白茅根等清热解暑之品及山药、枸杞健脾益气生津之品,以健脾胃、祛暑热之效。

冬病夏灸

伏天阳气旺盛,我们可以利用通过三伏灸来温阳,帮助身体驱散寒湿之气,常灸穴位及治疗病症:

脾胃虚寒

主要表现为不能食凉饮,上腹部自觉寒冷,严重者上腹部皮肤触之发凉,稍微食用生冷,便消化不良、腹泻等。建议可以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天枢穴、神阙穴来温中散寒,可以帮助身体温阳散寒,增加胃肠蠕动。

关节寒湿疼痛

主要表现为关节感寒即痛,或平时疼痛即冒凉气,颈椎及肩膀部位冷痛可以灸大椎、肩井等穴,膝盖部位冷痛可以艾灸膝眼、鹤顶等腧穴。

气虚易感

主要表现为气短、胸闷、懒言,乏力,怕风,平素容易感冒。气虚易感可以灸足三里、肺俞、中脘、气海等腧穴健脾补气,益气补肺,强身健体。

脾虚有湿

主要表现为身体困重、易于疲乏,舌体胖大齿痕,头目不清利等,可以选择灸中脘、三阴交、阴陵泉等腧穴健脾利水。

肾虚体寒

主要表现为四末不温,小腿一直到脚部发凉,此时可以选择灸肾俞、涌泉、关元等腧穴温肾助阳,帮助血液通达四末。

寒凝痛经

寒凝胞宫所导致的痛经主要症状表现为小腹冷痛,经血伴有血块,味腥,饮热水或热敷后缓解。可以选择灸关元、八髎、肾俞温经散寒止痛。可选择在月经来临之前灸,经期可以适当缩短艾灸时间。

大暑伏正浓,骄阳正似火,东边日出西边雨,池塘蛙声枝头蝉。夏季迎来了最后一个节气,在生活的热烈之中觅得一份清凉自在。汗水已经挥洒,即将迎来丰收之金秋!

本文作者: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提桂香

副主任医师吕品,硕士研究生高昭、黄梦文

上一条
下一条